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国家安全是民族复兴的根基,社会稳定是国家强盛的前提”。当前,包括文化安全在内的非传统安全问题日益凸显,并与其他安全因素交织叠加、相伴相随,给我国国家安全带来了巨大的风险和挑战。外语教育,一方面积极促进着中外文化交流互鉴、繁荣发展,是我国软实力建设的重要路径,另一方面又作为各国思想文化、意识形态等发生碰撞、交融、博弈的场域,以更潜在、更广泛、更深远的方式影响着国家安全。作为外语学习大国,我国应将教育视为构建文化安全体系的关键平台,以人才培养为重要切入点,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
首先,加强外语课程思政建设,为实现国家安全“磨底色”。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在“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价值塑造”三位一体的教育理念中,价值塑造始终应作为外语人才培养的第一尺度。为保证课程思政在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上走深走实,未来的外语教育应至少在两个维度下功夫:一方面,在内容上对接国家战略需求,服务社会发展大局,通过对学生国家意识和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的培养,帮助其形成“国家认知、国家认同、国家责任、国家立场、国家期待”的完整认知序列,进而拥有“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阐释好中国特色”的意愿和动机,以及积极利用所知所学与西方针对我国的错误认知、有意曲解展开辩驳的意识和勇气。另一方面,在形式上需做到灵活多样、与时俱进,善于利用信息化教学手段和资源不断丰富教学模式、提升教学效能。同时,还要注重提高教育的亲和力,从隐性教育的原则出发,将思政教育与专业教学目标有机融合,以润物无声的方式发挥出教育的价值导向、情感陶冶、潜能激发和行为导引作用,避免“为思政而思政”的僵化教学方式。
其次,实施外语人才培养规划,为实现国家安全“注活力”。外语人才的教育和培养,要置于全球治理的宏大背景之下,从以下三个角度规划,确保育人与育才的和谐统一:第一,将人才作为资源储备进行规划。要综合考虑国家安全的多维面向,如国际和地区冲突的协商与解决、全球经济运行机制和规则的解读与拟定等,对语言教育中母语、通用语言、关键语言或应急语言等的语种和类型、质量和标准、专业和领域展开规划,力求培养出语言资源种类丰富、语种布局均衡科学的全方位、多层次外语人才队伍。第二,对人才进行全面规划。“人才”是一个发展性概念,其能力组合呈现为“已有—在用—拓展”的渐进序列,是一个从管理到探索、从使用到契合的过程,因此要特别关注对除学习力之外的研究力、服务力、技术力等能力的触发和提升。只有科学规划、全面提升,外语人才才能够在当今复杂多变的国际安全格局下“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承担起维护国家安全的重任。第三,将人才视为传播主体进行规划。在外语教育中,学生不是被说教、灌输的对象,相反,在满足国家意识、思想道德、人文情怀等基本要求的前提下,需给予他们更多的支持和保障,使他们探索和改进传播中国文化、塑造民族身份、维护国家安全的方法路径。同时,要根据人才队伍的实践反馈,反向调整其培养计划和方案,为人才发挥影响力、推广力和传播力创造友好环境。
再其次,推动外语教育制度改革,为实现国家安全“开新局”。目前,国际安全局势错综复杂、瞬息万变,现有的教育理念、方法、模式、产出九游会j9网站首页等难以适应新时代的要求。在总体国家安全观的指引下,实现外语教育的战略转型、重构中国特色的外语教育和人才培养制度势所必然、时不我待。第一,意识形态教育和文化安全思想要在外语教育国家标准、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中得到充分体现,从源头处培养学生的文化认同感、民族归属感和国家使命感。第二,要积极构建外语学科的核心素养体系,同时覆盖知识习得、技能提升、情感培养、观念塑造等方面,助力人才的全方位培养和持续性发展。第三,要不断健全丰富教师队伍的知识结构和谱系,不仅在校内校际之间开展师资整合和优势互补,还要善于在将国外优质师资“引进来”的同时,积极让国内教师“走出去”进修深造,从而实现教育资源的最佳配置。第四,要强调外语人才培养的需求引领和实践导向,结合国家需求优化外语人才的培养模式与路径,打造高质量复合型、应用型外语人才队伍。第五,母语文化是民族身份认同的基石,也是维护国家安全之必需,因此我国的外语教育还必须以中国文化为参照,并将之体现于教材建设、课堂活动和评估体系等环节中。
(作者岳靖峰系南京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博士生,董晓波系南京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本文系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培训研修中心[南京师范大学]2021年度课题“高校网络意识形态话语权与舆情治理研究”[项目编号:21NSZXB003]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