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血”新疆教育事业 留下专业教师队伍
发布时间:2024-09-11 18:36:38

  怀揣着帮助边远地区孩子提高学业水平的梦想,她来到了新疆,走进了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因为学生的一句话,她在新疆多留了两年,陪孩子们度过了高三;看到当地落后的教研水平,她组织课题组、开办名师工作室,为学校留下一支专业能力过硬的师资队伍她就是有着近30年党龄的人大附中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学校援疆教师焦艳玲。

  2020年秋天,焦艳玲来到新疆,任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十四师二二四团中学数学老师。援疆对焦艳玲而言是一件非常自然的选择:她资助过来自贵州边远地区的孩子,在北京给来自新疆的老师做过培训,也有认识的老师曾经去青海玉树支教“这些边远地区的孩子有需要,而我又想尽自己所能帮助他们,于是我就来了。”焦艳玲说。

  虽然此前已经做足了心理准备,但初次来到她所援助的昆玉市时,焦艳玲还是被这里恶劣的自然环境所震惊。昆玉市大部分面积都是戈壁沙漠,一年中多数日子都是沙尘天,沙尘暴也是“家常便饭”。

  更让她揪心的是这里的学生,他们很多人直到上了高中也没有走出过自己的家乡,再加上家长“散养式”的教育方式,孩子们的学业基础较为薄弱。带着对学生们的爱,从教近30年的焦艳玲很快便适应了新环境,全身心投入到教学工作当中。

  对于教育学生,焦艳玲有两条准则:一是爱学生,二是传授给他们科学的方法。在焦艳玲看来,守住师德是最重要的,在援疆的数年时间里她也是这么做的,毫无保留地爱学生,用实际行动践行“教育家精神”。

  原本焦艳玲的援疆计划是两年,带完一届毕业班再带一届新高一。但就在她即将结束援疆时,一次高一数学课上,有同学站起来说:“焦老师,您走了之后,我们怕再换个老师学不好了,您能陪我们到高三毕业吗?”焦艳玲毫不犹豫地答应下来,又多留了两年。在她看来,一句“不要走”是学生们对老师的信任和感谢,而留下来陪孩子们度过高三则是老师对学生最深的爱。

  此外,焦艳玲也把北京的先进教学经验带到了昆玉市。“此前这里很多老师还停留在靠耗时间提高学生成绩的思维里,师生们都非常辛苦,我想要教给大家更有效率、更科学的学习方法。”于是,在焦艳玲的课堂上,她会做思维导图帮助同学串联高中所学知识,也会设计课堂情境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并能够举一反三,更加高效地掌握知识。

  在焦艳玲的带领下,她所负责的高三文科班数学成绩一路飙升,高考时还创造了最高分、平均分及高分段人数的学校新纪录。

  援疆要变“输血”为“造血”,教育领域也是一样。一个孩子、一个班级的成绩提高固然可喜,但更重要的是提高当地整体教育水平,而这其中最为关键的就是一支专业素质过硬的师资队伍。

  焦艳玲刚来时,二二四团中学没有规范的教研组,更不要说系统的教研体系了。因此她到学校后第一件事就是摸清老师们的教学水平,她前后听了300多节课,掌握了每一位老师的教学风格和特点,并据此为他们有针对性地设计课型,找平台让老师们参加教研比赛。经过不断修改、磨课,老师们在比赛中陆续取得了好成绩,他们有了自信,也更加信任这位从北京远道而来的优秀教师。

  完成针对性的课程设计之后,焦艳玲又开始想办法帮助当地老师提高教研水平。她申报了兵团级基础教育课题,又成立了名师工作室,一方面通过专家指导、读书分享等“输入型”活动帮助老师们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另一方面又带领老师们写论文、做教学设计、参加学术论坛,通过“输出型”活动让大家在实践中提高学术水平。到了假期,焦艳玲便组织老师们来北京参加学术论坛、到人大附中经开区学校交流,让大家了解全国数学教育的最新成果

  如今,焦艳玲的援疆之旅即将画上句号。“如果问我为新疆带来了什么,九游会j9网站首页那就是用科研的方式教学,帮助当地教师走上了一条专业化发展道路。若问援疆带给我什么,那就是让我更加理解了什么是公平公正的教育,也在与新疆孩子的相处中修炼了内心,成就了更加纯粹的自己。”焦艳玲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