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最近一期《十三邀》中,许知远采访北京大学副教授林小英,通过林小英的母校长沙县第六中学,呈现了中国县中的缩影。节目中,林小英的众多言论也引发广泛争议,相关视频和采访截图在社交媒体刷屏。
当一名学生问“国内教育是否真的太卷了”,林小英毫不犹豫地回答:“就是。”
当城市中产家庭的教育焦虑愈发受到社会关注时,县城中学的教育问题却似乎被忽略了。中国50%以上的学生,在全国2000多个县接受教育。林小英曾用3年时间,在全国6个省份7个县域的25所学校进行田野调查,以展现真实的中国县域教育生态。我国县域教育的现状如何?县中孩子竞争压力巨大,只争朝夕、拼命学习的模式之下,会培养出怎样的学生?县域教育的出路究竟在哪里?县域教育的现状
@云走过的音乐:可否认为县城中学的教育模式是学习衡水中学,事实上在很多二线城市的中学,也在采取类似的方式(如全寄宿军训制)?城市在学县城,反而北上的教育方式无法被模仿,因为他们竞争压力相对小。您认为是这样吗?
林小英:以我看到过的县域内最好的高中的管理模式来看,跟衡水中学大同小异,或者说只是程度不同而已。但衡水模式其实不仅仅是半军事化的管理,还有教师花大量的时间集体钻研做题套路,把考试的知识点、做题的套路和应试策略吃得非常透彻,这可能是一些自认为习得了衡水模式的县中做不到的地方。表面的东西容易套用和模仿,但内功不见得就看明白了。
城市是不是在学县城,要看怎么理解(以前的)县域教育的方式。在2001年我们国家实施“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之前,县域内的学校分布的均衡程度比现在好一些,这些布局实际上是在建国后三十年内完成的,虽然当时的布局不见得是为了尽量把学生送入大学,但客观上确实为学生就近一些读书提供了便利。这其实也是中小学教育的基础性得以维护的重要外部条件。
现在不少城市在布局均衡、对口直升等政策上的努力,可以说是在回归一些对基础性的追求。如果这么理解,我赞同你说的城市在学县城。至于学校内部的课程与教学这两大教育的核心事项上,倒是还看不出反向学习的迹象。
北上的教育方式能否被模仿,主要看学科教学中的额外补充的学习内容、家庭辅助、社会上能便利使用的公共文化资源、未来出路肉眼可见的多条路径等方面。竞争压力方面,我倒是真不认为北上的学生要小。
@澎湃网友NFJ3Y3:由于县中教育往往管理严格,依赖重复刷题和练习,理科相较于文科似乎在这样的模式中更容易进步和提分。
请问这是否导致了县中教育有明显的重理轻文的趋势?如果是,请问这样的趋势会有什么样的影响,以及是否需要刻意加强县中的人文素养教育?
林小英:我也跟你有大致同样的疑问,谢谢你!现在真的是又到了“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的氛围中了。现在的县域高中里,老师们对学生的学科取向的引导,几乎是把理科奉为无需思索的首要选项,不论学生的物理是不是从来就没及格过。认为文科主要靠死记硬背,这也是对学科思维的极大误会。但为什么会这样?真的是老师们无知吗?我觉得也不是,两个原因:
一是大学专业的招生,申明需要选物理的专业非常多,要物理的专业是不要物理的专业的3倍,从命中率的角度来看,学理科当然会成为首选。
二是现在的中学文科课程,历史和政治,里面的非学科内容比较多,其实这是相当具有思辨性和逻辑性的科目,可惜这个非常重要的能力,在这两个科目上不见得能被培养和发挥出来。所以学生们不太愿意学,老师不会把学生指引到选纯文科的组合中来,也是他们的理性选择。
@xiaobo113:县城的小学,学校公布的课程表一周35节课,其中文化课(语数英)13节,素质课(音乐、美术、书法、科学、信息、道德与法治等)22节。实际上课是文化课31节,素质课只有4节(2节体育1节信息1节音乐)。同时,被占用的美术、书法、体育等课程,却出现在学校组织的周末收费兴趣班中。面对如此这般的素质教育,我们该怎么做?
林小英:不知您说的“我们”,是教师还是家长?这“挂羊头卖狗肉”的事情,我们大致可以猜测里面有行政监督、学校实际资源不足、校内外灰色地带等因素共同夹击的作用。
如果是家长,孩子在学校里主要是文化课,那放学回家后让孩子多按照自己的兴趣玩玩,或者也加点儿量,让孩子玩出点儿名堂出来。小学阶段的美术、音乐之类的,说实话,最主要的不是教什么,而是别去压制和堵塞就行,这是底线。在这个底线上,给孩子买一些纸笔画板之类的,乱写乱画即可。
音乐也是如此,别搞得那么郑重,但凡有个智能手机,播放一些不同风格的音乐,随便上手一搜,什么儿歌、古典、流行、戏曲、rap都放放,跟着哼哼。在这些生活化的场景中,孩子习得的东西不见得比学校郑重其事地教的要少。
如果是教师,学校这么个搞法,我想,尽量在“文化课”中渗透一些素质课的内容,也是很有空间的。英语课唱唱英文歌,数学课画一些带几何图形的简笔画,语文课学会利用信息技术检索美文美篇、古典诗词啥的,都可以试试。
@橙子靓靓:老师好,从目前的就业形势看,若非顶级名校,一般考不上一本的学生如果专业没有优势,工作也不好找。再加上县中学生家里也很难帮衬。在这样的情况下,让他们中成绩没那么优异的不必非追求高考,完全可以走职业教育道路,这对他们的未来会不会更好?
林小英:未来会不会更好,很难判断。但现在应该是会更好,不用在高三的时候坐在教室里煎熬,学一些真正的手艺和职业技能,思考一下哪些行业可以让自己独立谋生,这是可行的选择。
其实家长们和学生们并不都是一脑门子只想着读个纯粹纸上谈兵的大学,最近这几年的就业也实实在在地给了我们所有人一个教训,主动也好被动也罢,有些老路子就是走不下去了,及时转弯,是个办法。
至于未来是不是更好,要看怎么比。当然这一切的前提是:中职得真的教学生一些真手艺,别又往普高的路子上走,老师们也别往发文章才能评职称的路子上拼。
@小屁孩观察员:县中孩子除了参加高考,似乎没有其他向上流动的出路,对于只能考上职高的孩子,您认为他们的机会在哪里?除了高考和打工有没有别的路子走?
林小英:只能考上职高,如果读了,就认真读,总没有一个学校是故意让学生学不到东西吧。
如果去打工,以我对富士康的观察,我在想,如果是我,我会选择去一个类似的大厂做流水线工人,还是去一个小作坊做一个学徒?我的个人选择可能是后者。毕竟,人在职场,为人处世待人接物瞅准商机抓住机会,都需要一个真实而全面的场景才能让自己得到全面的训练。大厂名头好听,但学到的东西太单一了,甚至这些东西一出这个厂区,就一丁点儿用都没有,越是专门的厂,工人习得的技能越不具备可迁移性。
所以,对于成年门槛前后的孩子来说,如果不是家里马上需要他/她打工赚一笔来渡过难关的话,还是着眼于学得一技之长为要。
@澎湃网友myMZfm:布迪厄教育质性论对于教育的分流功能总体上是悲观的,而郑雅君的《金榜题名之路》似乎印证了这一点,但是否需要注意的是,在2022年随着张雪峰和考研的知识迅速普及化,布迪厄的教育质性论可能会失效?如近年广西医科大学的五+三临床医学广西录取平均分超过985大学,毕业后三甲医院医生作为本地精英的选择难道就不属于中高等教育的成功分流成果吗?前沿理论的研究结论是否还适应这两年的发展呢?
林小英:我这段时间正在思考这个问题,前些年我花了整整一年半把布迪厄的《区分》读完了,对于他的社会空间、性情、阶层方面的论述,很受启发,但确实如你所说,这些概念和理论是否适用于当下中国的教育现实?我也有此疑问。
这段时间在读伯恩斯坦的《阶级、符码与控制》的第三卷,发现伯恩斯坦就认为布迪厄只提出了静态的区分,但并未把“传递”过程说清楚,特别是他反对很多学者所认为的“劳工阶层的孩子所在的家庭的语言文化符码是有缺陷的,所以孩子到学校以后不能很好地适应学校文化”。他认为,由此推出的应该去改造劳工阶级的语言九游会网址大全文化符码是不对的,而是应该着力于学校改革,让学校去深深地懂得和接纳劳工阶级的孩子带到学校里来的文化符码。
所以我们看到当代的精英大学,不论是美国的,还是中国的,从《寒门子弟上大学》和《金榜题名之后》这两本来看,大学从不认为自己所设置的office hour、社团俱乐部、课堂研讨式等有什么问题,解决办法都落在了读大学之前不了解这种搞法的人应该去学会和老师套近乎、学会生涯规划、学会计算水课的利好、学会给自己编排一个哪方面都涂上一笔的简历……老实、踏实、含蓄、内向、一步一个脚印、朴素、谦虚等等这些品质和个性都被当做了缺点。所以大学越来越一样,大学生也越来越一样。这也是伯恩斯坦抨击的“文化缺陷理论”在大学里和相应的改革措施中的反映。
《县中的孩子》,作者:林小英,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时间:2023年7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