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次!就“党的领导”相关内容融入大中小学课程教材作整体设计
发布时间:2024-08-14 03:39:09

  九游会j9网站首页近日,国家教材委员会印发了《“党的领导”相关内容进大中小学课程教材指南》(以下简称《指南》)。

  《指南》不仅对根据各学段特点提出要求,还对不同课程教材有机融入作出安排。

  其中明确:中小学阶段以道德与法治(思想政治)、语文、历史三科为主,艺术有重点地纳入,其他学科课程教材有机渗透。大学阶段以思政课和政治学类为主,法学类、历史学类有重点地体现,哲学社会科学其他课程教材和理工农医类、军事类课程教材结合各自特点有机融入。

  为全面贯彻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推进“党的领导”相关重大理论创新成果和实践经验进课程教材,加强对大中小学生进行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的教育,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制定本指南。

  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中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党的领导是做好党和国家各项工作的根本保证。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是党和国家的根本所在、命脉所在,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所在、幸福所在。

  将“党的领导”相关内容全面融入大中小学课程教材,对“党的领导”教育教学基本原则、总体目标、主题内容、载体形式、学段要求、课程教材安排等进行顶层设计,是培养学生对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情感认同,强化使命担当的重要举措。

  (一)坚持价值导向,突出政治性。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充分反映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的光辉历程和伟大实践,充分反映党的十八大以来党的重大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成果,充分反映马克思主义政党学说及其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

  (二)遵循认知规律,突出针对性。充分考虑不同学段学生随着年龄增长由浅入深、由感性到理性的认知发展特点,确定各学段的融入要求以及学习内容安排、载体形式,贴近学生生活、学习、思想实际。

  (三)加强整体设计,突出统筹性。落实中央有关重要精神和重大决策部署,结合国家教材委、教育部有关要求,科学确定目标,在大中小学循序渐进地编排教学内容,注重不同学段课程教材体系的统筹布局和衔接协调,做到层次分明、重点突出、统筹兼顾,纵向有机衔接、横向协同配合。

  (四)强化育人目标,突出实效性。依据各学科内容体系和育人功能的不同要求和特点,综合运用多种载体形式,教育引导学生通过学习、实践、体验、感悟等形式,进一步提升对党的领导的认知认同,提升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效果。

  “党的领导”相关内容进课程教材的整体布局与分科安排科学有序,学段学科全面覆盖,理论内涵充分阐释,学习要求循序渐进,全面提升课程教材铸魂育人功能。教育引导学生不断增进对中国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理论认同、情感认同,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让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深厚情感,融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统一于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统一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

  (一)中国的特质和使命。中国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实现。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是中国的初心和使命。一百年来,中国形成和弘扬了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民主集中制是党的根本组织原则。

  结合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教育内容,引导学生理解党的性质宗旨、初心使命、伟大建党精神、组织原则、组织体系及其与“党的领导”之间的内在关系,夯实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的思想根基。

  (二)中国的领导地位。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是最高的政治领导力量。中国领导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中国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在新时代,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党的全面领导体现为党对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等各个领域和各项事业的领导。要把党的领导贯彻到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等全部活动和全部过程。

  引导学生充分认识党的领导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统一性,充分认识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不断增强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切实做到“两个维护”。

  (三)党的领导体制机制。党的领导体制机制是实现党的领导的制度途径,包含党对自身的领导体制机制和对国家、社会的领导体制机制。中国按照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原则,在同级各种组织中发挥领导核心作用,实现党对各方面的领导。

  教育学生了解党领导各方面工作的体制机制,准确认识党对人大、政府、政协、军队以及外事工作的领导方式,深刻理解党的领导制度体系在整个国家制度和治理体系中的根本和关键地位,引导学生自觉接受党的领导,增强在党的领导下奋发有为的责任感使命感。

  (四)中国的自身建设。坚定不移全面从严治党,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全面推进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把制度建设贯穿其中,不断增强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提高党把方向、谋大局、定政策、促改革的能力,以党的自我革命推进社会革命,以高质量党建推动高质量发展。

  帮助学生深刻认识党的自我革命品格,引导学生坚信中国通过自身建设,在长期执政条件下能够始终保持不变质、不变色、不变味,永远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坚强领导核心。

  (一)经典著作和重要文献。主要指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特别是党的领袖关于党的领导的经典著作和重要论述,党章、宪法、党的重要文献等。

  (二)史实案例。主要指典型人物、英雄事迹、重大历史事件、科技成果、发展成就等。

  (三)仪式、重要纪念日和纪念场馆。主要指国家颁奖、授勋、宪法宣誓等仪式,党的生日、国庆节等重要纪念日,中国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会址、西柏坡中央旧址、中国历史展览馆等纪念场馆,党旗、党徽等象征标志。

  (一)小学阶段。重点呈现党的领袖故事、革命英雄事迹、重要历史事件、重大发展成就等内容。通过故事讲述、活动游戏、参观革命旧址和纪念馆、认识党旗党徽等象征标志、庆祝党的生日等重要纪念日等方式,围绕思想启蒙与价值引导,让学生知党情、懂党恩,了解中国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初步形成热爱党、拥护党的领导的朴素情感。

  (二)初中阶段。重点围绕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的基本线索,介绍不同历史时期的重大事件和重要人物,以及党的理论探索成果和自身建设成就等内容。通过阅读梳理、分析思考、参观考察红色教育基地等方式,围绕觉悟提高和品德塑造,让学生听党话、跟党走,懂得没有中国就没有新中国,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理,理解中国领导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坚持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夯实拥护党的领导的信念根基。

  (三)高中阶段。重点解析中国的先进性、革命性、人民性,以及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深化对党的领导历程的认识。结合党史资料和文献节选,通过自主探究、表达分享、社会实践等方式,围绕思想认同和精神升华,让学生深刻理解伟大建党精神是中国的精神之源,明确中国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党和国家的根本所在、命脉所在,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所系、命运所系,形成拥护党的领导的政治认同。

  (四)大学阶段。系统介绍党的领导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体制机制,重点阐释党的领导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实践逻辑。本专科课程重在加强理论教育和学习,高等职业教育课程要体现职业教育特点,研究生阶段要强化研究式教育。通过经典研读、理论宣讲等方式,围绕理论自信和行动自觉,让学生增强对党的领导的政治自觉,坚决维护习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积极投身于党领导人民进行的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践行拥护党的领导的使命担当。

  按照大中小学不同学段要求,根据不同类型课程教材功能,融合渗透“党的领导”相关内容。

  以道德与法治(思想政治)、语文、历史三科课程教材为主,艺术课程教材有重点地纳入,其他学科课程教材有机渗透。

  1.道德与法治(思想政治)课程教材。重在讲述党的先锋队性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立场等基本知识,对党的政治领导、思想领导、组织领导及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等进行阐释,结合党的理论创新成果、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取得的伟大成就等,引导学生感受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的伟大建党精神,理解党是领导我们事业的核心力量,筑牢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的思想根基,了解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牢记“国之大者”的基本要求。

  2.语文课程教材。注重以文化人,主要选取《吃水不忘挖井人》《谁是最可爱的人》《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喜看稻菽千重浪》等反映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历程,以及《为人民服务》《丰碑》等阐述党的理论和革命精神的优秀作品等,引导学生感受不怕牺牲、英勇斗争的伟大建党精神,热爱党的领袖,拥护党的领导,传承革命精神,树立崇高理想。

  3.历史课程教材。重在全面介绍党自成立以来,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各个历史时期的奋斗历程和建设成就,讲述不同时期党的重要人物、重大事件、历史经验,反映党的领导的伟大功绩等,引导学生感受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知史爱党、知史爱国,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增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使命感、责任感。

  4.艺术课程教材。注重传承红色文化,主要通过油画《开国大典》、歌曲《英雄赞歌》、舞蹈《白毛女》、电影《英雄儿女》、歌剧《洪湖赤卫队》等美术、音乐、舞蹈、影视、戏剧形式的作品,反映党的领导的动人场景,体现人民群众对党的领导的真情拥护,增强教育的感染力、吸引力,培养学生深厚的爱党爱国情感,弘扬光荣传统,赓续红色血脉。

  5.其他课程教材。结合各门课程特点,选择典型人物、科学史实等鲜活案例素材,以及在党的领导下取得的脱贫攻坚、遏制疫情等重大发展成就和载人航天、载人深潜、北斗导航、量子通信等重大科技成果,体现党的领导的重大意义,引导学生矢志跟党走,树立投身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实践的坚定志向。

  以思想政治理论课和政治学类课程教材为主,法学类、历史学类课程教材有重点地体现,哲学社会科学其他课程教材和理工农医类、军事类课程教材全覆盖。

  1.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集中阐释坚持和加强中国领导的基本理论、特别是习关于坚持党的全面领导的重要论述,深入阐述中国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所取得的历史性成就,重点阐释中国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在长期奋斗中形成的精神谱系和政治品格,帮助学生深刻理解中国领导的必然性和重要性,深刻认识中国永远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主心骨,坚定在中国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和决心。

  2.政治学类课程教材。政党是现代政治的重要现象,中国领导是政治学教学研究的核心内容。政治学类课程教材要重点阐明党的领导在国家权力结构中的地位、党的组织结构、党的领导原则和领导体制,准确阐述党对人大、政府、政协、军队的领导方式,帮助学生全面掌握“党的领导”的主要内容,深刻理解其核心要义,增强对中国领导的理性认识和思想认同。

  3.法学类课程教材。贯彻习法治思想,重点阐述党的领导与依法治国的关系,深刻阐明中国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法治之魂,是推进全面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系统阐述党推进全面依法治国的战略举措,帮助学生深刻理解把党的领导贯彻到依法治国全过程各方面的根本要求,引导学生忠实信仰、坚定捍卫、积极践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

  4.历史学类课程教材。运用唯物史观,从大历史的角度,深刻阐明中国成立100年来,领导中国人民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历程、巨大贡献和宝贵经验,帮助学生深刻领会中国领导的历史必然性,不断深化对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引导学生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

  5.其他课程教材。哲学、经济学、社会学、教育学、文学、新闻学、管理学、艺术学等哲学社会科学其他课程教材和理工农医类、军事类等课程教材,要从自身实际出发,运用典型人物、英雄事迹、鲜活案例、科技成果、发展成就等载体,将“党的领导”相关内容有机融入课程教材之中,帮助学生认识和理解中国领导是中国最大的国情,坚定地永远跟党走,积极投身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践中。

  (一)加强专业指导。在国家教材委相关专家委员会下组建由资深学者教授、课程教材专家等组成的专业指导组,加强统筹、指导,推进教材及时修订,确保“党的领导”相关内容融入不同学段课程教材的准确性、系统性。

  (二)做好实施细化。各类课程教材编修团队要结合自身特点,根据《“党的领导”相关内容要点》(见附件),分学段分学科细化任务,明确各类课程教材融入“党的领导”的具体内容,实现中小学国家、地方、校本课程教材和职业院校、普通高等学校各学科专业课程教材及时进、有效进。

  (三)强化培训培养。组织开展课程教材编修团队专题培训,确保“党的领导”相关内容进课程教材的系统性、准确性、针对性和适宜性。把“党的领导”相关内容充分体现在骨干教师队伍建设、高校哲学社会科学教学科研骨干研修、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骨干教师研修、高校辅导员骨干培训中。

  (四)加强教学研究。充分利用各地教科研部门和高校的相关优势学科、重点研究基地和相关科研力量,深入开展对“党的领导”相关内容教育教学研究,为“党的领导”教育教学和教材编写提供理论基础和学理支撑。

  本公众号转载的文章仅作分享之用,不代表本公众号观点,文章版权及插图属于原作者。如果在版权上存在争议,请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及时处理。

  关注 一起来看“太空女教师”的故事,这才是孩子们的榜样!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