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止幼儿园“小学化”!成都出台意见:规范幼儿园课程内容
发布时间:2024-08-20 08:23:18

  九游会网址大全人民网成都9月5日电 (袁菡苓)据成都市教育局消息,近日,成都市教育局发布实施《成都市幼儿园课程建设与管理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现就《意见》中相关问题解答如下:

  答:近年来,成都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学前教育,把学前教育纳入教育优先发展范畴,创新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供给模式,着力构建以普惠性资源为主体的办园体系,学前教育快速发展,“入园难、入园贵”问题有效缓解,学前教育公共服务水平大幅提升。突出表现在学前教育资源快速增长,幼儿园办园条件明显改善,学前教育财政投入持续增加,师资队伍不断加强,保教质量逐步提升。截至2019年12月,全市共有幼儿园2630所,适龄在园幼儿60.35万人,全市学前三年入园率达到99.43%;幼儿园教师4.66万人,幼儿园教师学历达标率达到99.98%;全市一二级幼儿园(优质资源)覆盖率达到了77.37%。成都学前教育迫切需要从量的普及阶段转变到质的提高阶段。

  全面提升学前教育质量,是当前学前教育内涵发展的重要任务。课程质量是学前教育质量的核心。近年来,成都市幼儿园在推进课程游戏化、生活化、园本化方面取得一定的成效。但是,在幼儿园课程改革的推进中仍然存在区域性差异和园所间差异,大多区(市)县对幼儿园教材选用、课程建设的规范、指导和管理没有成型的制度设计;幼儿园缺乏对课程的顶层设计;园长对于课程建设和课程体系的认识和思考不足;课程方案参差不齐、质量不高、课程资源开发不足、一日活动安排不够合理、科学,课程实施随意性大,课程评价相对缺失等问题。因此,如何提升学前教育课程质量,成了当下的重要课题。《意见》的出台,在国内率先在副省级城市范围全面推进幼儿园课程建设和管理,积极探索贯彻落实《幼儿园工作规程》《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精神和要求、提升学前教育质量的途径,对促进成都学前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起到了重要意义。

  答:《意见》提出幼儿园课程建设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遵循学前教育规律和幼儿身心发展特点,从规范选择课程内容、科学编制课程方案、积极建设课程资源、分类推进课程建设四个方面提出了课程园本化建设的路径。鼓励幼儿园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地域特色文化,尤其是天府文化资源整合到幼儿园课程实践中。要求幼儿园根据园所等级对选用的课程进行园本化使用并逐步构建园本课程,既规范了幼儿园课程内容,又能促进幼儿园自主多元发展,引导全市幼儿园课程各美其美,美美与共。

  答:幼儿园是按照《幼儿园工作规程》《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精神和要求来开展保育和教育工作的,全国没有统一的教材,需要幼儿园根据园所实际,选择适宜儿童发展、与区域教育发展相符合的课程内容,并对所选用的课程进行园本化研究与改编。

  园本化课程方案编制应从课程结构(主题和领域)、年龄阶段(同级和混龄)、课程形式(显性和隐性)、课程资源(园所、家庭和社区)等不同维度进行设计,并涵盖课程背景、理念、目标、内容、实施、评价、管理与保障等基本要素。

  答:我们并不要求每一个幼儿园都要自行编写园本课程。而是采用分类推进的模式,支持有较成熟课程理念的省级示范园、市一级幼儿园构建完整、适宜、可持续的园本课程;市一级、二级幼儿园选用省级及以上教育部门组织编写或经省级及以上教材委员会审定通过的课程进行园本化改编,并逐步构建适宜的园本化课程;市三级幼儿园和无等级幼儿园原则上全部选用省级及以上教育部门组织编写或经省级及以上教材委员会审定通过的课程,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园本化改编。

  《意见》提出,一是要树立过程评价理念:坚持以保育和教育活动过程的评价为核心,在课程实施过程中不断“回头看”,充分发挥课程评价的反馈调节功能,逐步形成通过评价促进幼儿发展、教师发展和幼儿园发展的有效机制。二是要建立课程、教师、幼儿“三位一体”评价体系:对课程设计科学性和课程实施有效性进行评价;对教师创设教学环境、设计组织教学活动、与幼儿互动等方面进行评价;全面掌握幼儿发展状况,并注重让幼儿参与评价过程。

  答:首先全面优化一日活动:坚持以游戏为基本活动,激发幼儿自我生长的活力;保障幼儿户外活动时间每天不少于2小时(其中户外体育活动不少于1小时);注重生活活动的教育价值;科学安排集体教学活动时间;注重幼儿学习品质的培养。

  其次规范幼儿园课程管理以后,全市幼儿园按照本园的课程体系进行保教活动,科学进行幼小衔接,杜绝个别幼儿园超前教学,提前教授小学相关知识的现象,真正实现小学 起始年级按课程标准进行“零起点”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