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进文化自信的小学“四维七目”传统文化课程建设与实施
发布时间:2024-10-28 03:14:04

  现有中小学传统文化课程内容中存在散点分布、不成体系情况,缺少顶层整体设计和有逻辑的内在建构,不能融入学校整体课程中,或者处于学校课程的边缘位置;存在浅层介入、活动为主情况,基本限于简单的复古和模仿,不能深入发掘传统文化的内涵和价值,缺少创造性的传承和发展。

  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和灵魂,传统文化教育对一个民族成长具有筑基作用。英国将学校教育视为文化复制、保护、传承、创新的重要途径,法国每周用4.5-5.5课时进行的经典文本的阅读,美国教育中对本土文化的关注,日本修订《教育基本法》增加传统文化内容,对我们基础教育段的传统文化教育都有基本的启示。如何选取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经典,从思想到内容、从文化到技能系统建构,全方位地融入学生的学习与生活,成为教育向前、体现中国特色、表达民族情感、培养民族自信的重要依托。

  现有传统文化课程实施中存在形式单一,有其形,无其意的情况,“读”成为主体学习方式,缺少长期浸润在传统文化中的深度地“做”的方式与有思考的“行”的方式;存在着不能进行课程整体思考,缺少以评价终端来促使学生更好地传承文化,不能把传统文化的精髓化化为内心遵循和行动力量的状况。

  从改变课程模式的方向入手,把传统文化课程的实施融入到学校课程实施过程中,需要突破课程改革困境,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在浸润传统文化 的过程中寻脉探根。山东济宁探索的“课程+基地”的传统文化育人模式,通过“体验参悟式、对照融合式、主题探究式、统筹参透式”方式,让传统文化学习发生在“现场”。北京史家胡同小学的“博雅课程”,让学生在“说文解字、服饰礼仪、美食美器、音乐辞戏”博物馆课程中,悟出“创造、尊重、责任、规则、生命”。明晰、有效的路径是传统文化成为学生生活的依托。

  现有学校教育中,依然存在偏智育、轻德育,偏文化知识学习、轻实践能力提升的情况,学生基础发展不均衡。落实“立德树人”教育根本任务的过程中,传统文化教育还是一个比较明显的短板,学生对自己生命的根、精神的魂的意识不清,责任感不足,价值判断模糊。

  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引导学生继承传统文化遗产,是落实立德树人教育任务的需要。潇翔小学在“自然生长”学校教育哲学下,通过自然生长课程,引导学生形成“公德意识、学会学习、身心健康、艺术修养、社会参与”五大核心素养,进而达成学校“做有根的中国人”的培养目标。但课程中的传统文化模块内容相对薄弱,层面单一,如何从“思想、目标、内容、实践”四个维度出发,本着知行合一的原则,进行传统文化模块课程的系统建设成为需要。

  基于以上思考,指向文化自信树立方向,潇翔小学遵循“无边界、非线性”课程理念,解决基于学校“自然生长”文化,融入学校“自然生长”课程,创新传统文化课程的开发方式的问题;解决连结校外基地、专家,拓宽课程实施场域、进行项目化实施的问题;解决连接学生生活、关照生命个性,创新课程实施、评价方式的问题。以此,让优秀传统文化成为学生的生活,引导学生形成文化基因,做有根的中国人。

  2007年到2013年,主持人所在工人子女小学传统文化研究期间,以“忠孝礼义信诚毅俭智勇”十项美德为目标进行传统文化系列活动开展,以“诵千古诗文,做少年君子”为目标进行经典诵读,以“中国心”主题系列引导学生传承传统技艺,将“家谱制作、灯笼绑扎、节日研究”等传统文化实践引入到学生生活实际,取得良好效果,成为潇翔小学传统文化教育的基础。

  一是解决传统文化教育中散点分布,浅层介入,不成体系的问题,以民族自信心培养为方向,融入学校整体课程进行系统性建构。(2013.11-2015.12)

  2013年开始,伴随“读.做.行”自然生长课程建设研究,融入传统文化课程1.0阶段建构与实施,从开发“经典诵读”、“京剧、剪纸、太极”课程及技艺类社团课程的线性建设开始,向体系化建设方向努力。逐步形成基于学校“自然生长”教育哲学,融入学校“读做行”自然生长整体课程中的,形成了从“思想维度、目标维度、内容维度、实践维度”四个维度,“经典诵读、传统技艺、经典节日、传统戏剧、传统武术、中国节气、民俗研学”七个项目的“四维七目”自有传统文化课程体系。包含传统文化板块的《基于核心素养的自然生长课程建设与实施研究》省规划课题结题、推广。

  二是解决传统文化课程实施中存在的形式单一,有其形,无其意问题,以“读”“做”“行”三种方式,连接校外场域,在项目化学习中引导深度体验。(2016.01-2017.01)

  发挥“读”的力量,运用“做”的哲学,进行“行”的发现,研究让学生通过“读.做.行”三种方式进行传统文化的立体化学习的策略。必修与选修结合:经典诵读、中国神话、京剧、剪纸、太极、象棋必修课,分别融入语文、音乐、美术、体育及体育活动课中进行。对这些项目兴趣浓厚的同学和有其他方面传统文化技能学习需求的同学,通过“绒绣、面塑、二胡、武术”等14个传统文化社团选修的形式进行。“读”与“做、行”结合:传统文化的诵读、常识类学习之外,传统节日课程、传统仪式课程、民俗研学课程、技能学习类课程更多地走进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学校与家庭结合:学校传统文化课程之外,家庭传统文化教育课程开设,传统节日体验、中国节气观察与记录、“我的中国年”家族研究课程建设完成。学校师资与校外力量结合:在学校教师传授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引进非遗传人、运用家长智慧、利用场馆专家,从多个角度让学生感受、体验和学习传统文化。传统文化省、市、区课题立项、研究。

  三是解决学校教育中重智轻德,传统文化评价鲜有或不健全问题,用“小小传承人”评价引导学生筑魂做人。(2017.03—2021.)

  研究“我是小小传承人”传统文化评价方式,根据学生经典背诵篇目、必修和选修类传统文化项目及民俗研学、传统文化活动参与情况、传统文化学习成果,把读诵与做行结合、活动与作品结合、动手制作与作品展示结合,综合评价学生的传统文化传习效果。《我的中医生活》课程建设实施,包含传统文化板块的“小学‘读.做.行’自然生长课程”获省基础教育成果一等奖,“我是小小传承人”成为省教育厅展示案例,传统文化省规划课题一个、省年度课题一个、省规划课题一个、区课题一个结题并推广,学校成为省象棋特色学校、省中小学课堂实验基地、中医药文化试点学校、教育部传统项目传承校。

  “四维七目”传统文化课程顶层设计中挖掘出如下课程内涵:圆融自洽----形成以“天下为公、家国情怀、厚德载物、道法自然”等中华文化为核心的自有课程系统;贯穿通达----形成连结传统文化不同门类、界别,串联不同方法、技能的结构化课程设置;实践创造----形成“表达民族性征,保持开放态度,面向学生个性,催生创意创造”的课程功能。

  体现以下价值追求:一是在“研”上下功夫,通过课程内容和结构,探析民族繁衍发展过程中的文化信息,找到文化基因;二是在“传”上下功夫,通过课程学习与体验,传承引领民族强大的文化血脉,凝聚文化力量;三是在“用”上下功夫,通过课程评价与展示,打通传统与现代的时空界限,链接生活实践;四是在“创”上下功夫,通过成果生成与推广,增进筑牢民族根基的文化自信,打好人生底色。

  “四维七目”传统文化课程,“维”是课程开发的“维度”,即“课程立意”,指向学生课程体验的深度、广度和综合度,学生通过其获得价值体认和文化认同。以“四维”表达传统文化教育的立场,一维“志道”:价值建立,二维“据德”:规则意识,三维“依仁”:志趣选择,四维“游艺”:生活创造。“目”是课程开发的“张目”,即“课程内容”,指向课程落点的精准选择、课程视界的合理拓展、课程结构的科学逻辑。以“七目”表现传统文化课程的内容,一目“诗文辞赋”,二目“梨园戏剧”,三目“武林武术”,四目“民间技艺”,五目“农历节庆”,六目“时令节气”,七目“杏林百草”。形成系列课程、编制部分教材、进行教学设计、开发电子资源。

  “中小学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总体目标概括为:形成文化记忆、增进文化理解和提升文化自信。” “四维七目”传统文化课程目标,表达学校自然生长教育具有的“顺应生命生长规律、遵循教育基本规律、尊重个性差异规律”的文化内涵,表现学校课程具有的“以儿童的视角--体察与顺应性,对关键期的呼应--接纳与价值感,对生成的召唤--动态和发展性,对自然的召唤--建构与共生性”的基本表征,体现引导学生“有目标的整体生长、有互动的全体生长、有差异的个性生长、有意义的持续生长”的价值追求,达成“做有根的中国人”的学生培养目标,在无边界学习、真实体验和个性创造中,筑中国心、成中国魂,树立文化自信。形成以国家意志为宗、学校文化为基进行传统文化课程立意的新理念。

  “四维”课程架构,坚守文化自信的立场。依照“志道、据德、依仁、游艺”四个维度,依循《易经》“天人合一”、《道德经》“道法自然”、《庄子》“顺应本性”文化脉络的学校“自然生长”文化下,形成用课程引导学生“按照生命原有规律生长”的原生思考,和用课程达成学生“做有根的中国人”目标的价值建立;在传统文化传承过程中,引导学生学习中国智慧、运用中国方式,遵礼导行,依规行事,合作共生,责任共担,形成规则意识;遵照仁义内心,根据志趣所求,选择27个传统文化项目学习,让学生传承传统的过程与生命成长的过程并行;将传统文化融入学生生活,在生活中进行实践创造,实现传统文化与学生生命的相互滋养。

  “七目”课程内容,以传统文化具有代表性的七大方面作为课程板块,从“知识探索--生活应用—工艺创造--文化传递”四个层面设计结构,达到课程“基础性、工具性、工艺性、文化性”的有机统一,以融合国家、地方、校本课程的方式,连结学校、家庭和社会的空间,走进学校场域、社会场馆、自然场地的实践,让民族元素以课程的样式系统性、结构性地走进学生。

  “四维七目”传统文化课程内容,从历史的纵深和文化的渊源中挖掘,汲取精髓资源,把民族精神、民族自信、民族智慧、民族艺术融成一体,体现民族性征,达到综合表达,形成传统文化课程架构的新模式。

  “梨园戏剧”板块子课程《京韵》,每册教材以一个京剧剧目为引,把京剧历史、名家、文武场等知识性学习,融合到京剧学唱、京剧表演、京剧欣赏过程中,感受国粹海纳百川之精粹、百炼成钢之精神、民族审美之传承。

  “杏林百草”板块子课程《我的中医生活》,把握“做人主线”--“做有根的中国人”,“时间经线”—中草药与节气的关系,“万物纬线”—中医药与生长地域的关系,“生活基线”—中医药与健康生活的关系建设,形成《中医与百草》、《中医与膳食》、《中医与节气》、《中医与人体》、《中医与生活》系列教材,感受中医悬壶济世精神、妙手回春技术、健康生活方式。

  “四维七目”传统文化课程,运用学校“自然生长”课程“读˙做˙行”实施路径,从学生学习方式出发,由课内、校内实施的传统模式走向学校、社会、生活中进行的现代图景,让学生“与传统相融合”、“和生命打交道”。

  基于儿童立场、遵循生长规律、关照学习方式,引导学生在“读中学”,进行“必修序列、班级授课”课程,以学科渗透、学科拓展和传统文化专项课程群形式进行;在“做中学”,采用“选修进行、校内走班”形式,通过16个传统文化社团和11个传统文化项目,面向每一个孩子的个性化需求;在“行中学”,“自主定向、校外进行”的课程,以“综合实践活动”为依托,采用项目式运行方式,打开学校围墙,通过教师、家长、社会专业人员带领学生走向社会学习。

  这样,发挥“读的力量”,运用“做”的哲学,坚持“行”的发现,课程内容由“学科为王”创造性转变为与“知识”链接的“读中学”,引导学生文化认知;与“常识”链接的“做中行”,引导学生文化体验;与“见识”链接的“行中学”课程,引导学生文化创新,达成“课程生活化”目标,把“死知识”变成“活课堂”。

  课程是达成学生转变的通道,课程的内容与样式就是培养人的方向与目标。不同的课程模式决定了不同的实施样态。

  挖掘国家课程各学科中的传统文化元素,定位了语文学科中的61处,数学学科的46处,英语学科的9处,音乐学科的27处,美术学科的35处,进行传统文化的渗透性学习。

  伴随传统文化课程的建构与实施过程,学校自然生长课程中传统文化板块的占比增大、内容增多。

  以上各学期“做中学”课程的发展和演变看,这是一个开放式的课程系统,由单一的“音乐、美术、体育”做中学课程,发展到艺体类、实验类相结合,再拓展到“艺体训练类、实验研究类、生活技能类”三类的结合,最后是学科课程中“做中学”学习方式的发掘,形成了一个原点辐射、线性扩充、主题拓展的课程建设思路,为学生提供了充分的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课程的机会。

  必修与选修结合、学校与家庭结合、校内和校外结合,使传统文化课程从学校延伸出去,立体化、系统化、结构化地覆盖学生生活,影响其生活方式与生长规划。

  根据国家非遗传承人评价的方式,培养“小小传承人”。根据传统艺术的门类及国家传承项目、学校开设的课程情况及学生自我校外学习情况,设计评价项目、流程及方法。评价项目表现开放性,评价流程表现自主性,评价方法表现多元性。

  对学生传统文化技能形成情况进行调查,了解其传统技艺制作、演奏、成果的数量、质量及制作的熟练度、创作的热情度。

  从柱状图可以看出,仅一个寒假,五个年级中各取一个班级作为统计对象,经典诵读古诗文数量古诗平均23首,古文背诵平均1413字。量的积累可期质的飞跃。

  案例1:为使学生了解中华文化的源头,知道华夏民族的文化基因,学校于2015年开始开发《中国神话》课程,收入《盘古开天》、《精卫填海》等24个中国神话,形成一、二年级校本课程。以“故事妈妈”为形式,通过学生“听、讲、画”,让中国神话深入内心,让慢慢领悟的中国精神深扎学生心灵深处,让他们认识到自己的民族性征。

  学生参加“烟台国学小名士”比赛连续获奖,琵琶《阳春白雪》连续三年获省艺术比赛一、二、三等奖,话剧《传承的力量》获市二等奖、课本剧《将相和》获区一等奖,京剧小演员与艺术学校学生同台在全国信息技术现场会演出。学校成为“教育部传统文化项目传承学校”。

  以“做中学”课程样式,形成了“清明雨”、“端午粽”、“中秋月”、“中国年”节日课程,“开笔礼”、“志学礼”仪式课程。通过融入日常的课程引导着学生传统文化的学习走向生活,并使传统文化成为学生生活中普通的、平常的样态。

  案例2:“中国年”实践中,引导学生做家谱、建家训、寻找父母的故事、了解亲人的情况、寻找家庭的故事,建立家庭的谱系和秩序,找到血脉之源、立家之本。从现有的学生4000多份家谱、家训、家族历史的作品中,可以归结出三个方面的发展:一是创造性地建立自己的家谱。二是运用多样方式表达亲情关系。三是通过家庭研究,密切了家庭关系、连络了亲情血缘、疏通了交流渠道。“中国年”家族研究链接了中国建立族谱的古老传统,引导孩子扣问生命起源、找到家族力量、回归民族传统。

  案例3:学校京剧课程的开设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从社团活动开始,以学生自愿和专业挑选相结合的方式,请进烟台京剧院专业教师指导。三年之后,京剧社团成绩斐然,《贵妃醉酒》、《梨园荟萃》先后获得省一、二等奖。第二阶段,学校音乐教师共同研究,形成京剧系列微课九课,学生学习京剧的兴趣更为浓厚了。第三阶段开始于2017年,音乐老师和学生自编教材,学生的演出也走进社区、走到全国信息技术现场会议、走上烟台美术博物馆的舞台。

  “四维七目”传统文化实施,让传统美德无形中化为学生的行为,文化化育的功能更深入地显现。

  1.向着“做有根的中国人”的方向生长。 课程是达成个人转变的通道。运用“学科渗入、德育融入、传统植入、实践进入”的方式,坚持“道德教育为魂、学科教学为本、传统文化为根、实践活动为翼”的德育一体化建构策略,做把儿童放在学校中央的教育,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植入学校教育的土壤中,培植学生中国魂灵,学生正向着“有根的中国人”的方向生长。

  2.达成“知行合一”的传统文化传承方式。知易行难,传统文化的学习与传承不能止于背、诵、演、说的层面,在落在学生的行动中,把“知”和“行”统一起来。“中国神话”中女娲、夸父等神话人物身上的自强与不屈在家长与孩子们读、讲、说的过程中化成孩子们面对学习、劳动、生活时的坚毅品性;手工制作脸谱、绘画瓷盘、编制结艺过程中精益求精,培养的是工匠精神;在京剧的学习、表演中形成艺术素养、传承国粹艺术的同时,还收获着自信与自豪;在打太极的快慢结合、阴阳转换中,在强体增慧的同时,体会的是中国文化的精妙与高深……

  成长出现实生活中的“小小传承人”。设立“枫叶小剧场”培养,二十一场个展中,书法和国画传承人在快速成长。进行“传统文化周”感染,请进传统艺术民间人士教授孩子们技艺,每个孩子传统艺术展示,深厚的民族艺术氛围就呈现在他们的生活里。三是成立“传统工作坊”提升。对传统文化中成果较多的项目,通过“工作坊”的形式,聚集更多喜好者,加大培养,促生创新性成果产生,剪纸、泥塑、面塑工作坊分获市一、二等奖。三是通过“小小传承人”评价引导,校园里生长出一批传统文化的小小传承人。

  一是传统文化课程内容上的丰富,完善中国节气、中医生活课程,并逐步加入中国建筑的基本内容,并加强课程的整合力度;

  三是加强传统文化课程开发与实施过程中师资力量的培养,加强与外部师资资源的有效对接;

  三是在传统文化常识学习、技能培养的基础上,加强入行、入心,进一步强化育人功能,加大做有根的中国人的培养力度。九游会网址大全